2018互联网法律大会十大案例:全国首例区块链存证判决入选
2018 互联网法律大会发布了“ 2018 互联网法律大会十大案例”,其中全国首例区块链存证判决互联网案件入选了十大案例中。
微信知识产权保护获“‘互联网+’法律”创新项目奖
10月16日,由中国互联网协会、中华全国律师协会共同举办的2016年(第二届)中国互联网法治大会在北京召开。主办方�
谷歌被迫妥协 中国互联网法律几时能完善
即使谷歌作为全球搜索引擎霸主,也要处处受到法律的制约,不可肆意妄为的打压竞争对手,否则将会遭到行业法规的严厉制裁。而联想到中国互联网法律法规,则令人感叹是差之千里远。
互联网内容付费观察:知识or娱乐,大家都在为什么内容买单?
2003年,起点中文网推出特定章节付费阅读模式,开启国内的内容付费时代;2010年前后,各大视频网站开始尝试会员独享、付费点播、直播付费等模式,等到2016年(市场普遍认同的“知识付费元年”),知识服务方向成为内容付费领域的热点...根据灼识咨询,2021年在线音频订阅的移动端月平均付费率及月平均每个付费用户收入分别为13.9%及22.5元......
中国互联网协会:严格遵守《个人信息保护法》法律规定
今日,《中华人民共和国个人信息保护法》正式实施。该法对过度收集个人信息、大数据杀熟、推送个性化广告,敏感个人信息的处理作出规制。《个人信息保护法》要求,任何组织、个人不得非法收集、使用、加工、传输消费者个人信息,不得非法买卖、提供或者公开消费者个人信息。收集消费者个人信息,应在事先充分告知的前提下,保证消费者知情,并征得消费者本人同意。
互联网健康暗战:从知识到电商,百度趟出了一条新路
互联网健康赛道又起风了。近日,百度健康首推HPV疫苗在线预约服务,单日GMV破 2000 万,接种机构覆盖北上广深等 60 余座城市。
Mozilla和知识共享组织想要在没有广告的情况下重塑互联网
多年来,许多互联网理论家和出版商的目标是通过小额的消费者支付来资助在线内容,而不是通过侵入性的、损害隐私的广告来进行资助。现在,Mozilla、Creative Commons和一家新的小额支付初创公司宣布了一项 1 亿美元的赠款计划,以最终实现这一梦想。
中国互联网络信息中心授权世界知识产权组织仲裁与调解中心成为中国国家顶级域名争议解决机构
7月21日,中国互联网络信息中心(CNNIC)主任曾宇在瑞士日内瓦向世界知识产权组织仲裁与调解中心(WIPO AMC)主任艾瑞克·韦伯斯颁发了授权函,正式授权WIPO AMC成为第三家中国国家顶级域名争议解决机构。
杭州互联网法院司法区块链平台上线半年 知识产权纠纷案调撤率达95.3%
自 2018 年 9 月份杭州互联网法院上线司法区块链半年多以来,该法院取得了不俗的成绩。
何小鹏回应员工窃密特斯拉:互联网和汽车制造行业对知识产权规范可能不同
近日,特斯拉以Autopilot技术的源代码被窃为由针对其前员工、视觉科学家、现小鹏汽车员工曹光植提起民事诉讼。
互联网下半场从流量思维到用户思维,微博V+用“会员经济”破局知识付费?
QuestMobile报告显示,2018年移动互联网的月活跃用户增长仅为3400万,即使是最热的短视频领域,下半年第三季度的月活增长数也只有1300万。同时,用户月总时长增长32%,人均单日时长增长26%。一方面,移动互联网的用户增长趋势放缓。但在另一面,用户的深度价值开始展现出潜力。
互联网新巴别塔:从圈子到知识分层,我们正在变得更加单向度
互联网世界里,最不缺乏的就是“圈子”。因为相同的特质活跃于一个社群,为了共同的爱豆聚集于一个超话——如今,“与相似的人连接”变得前所未有的容易。
杭州互联网法院首次对区块链电子存证法律效力予以确认
引自每日经济新闻报道,近日,杭州互联网法院一审判决一起信息网络传播权纠纷的民事案件,值得关注的是,杭州互联网法院首次对区块链电子存证法律效力予以确认,此次区块链电子存证作为一种新兴的取证方式获得确认,这被认为是我国司法领域首次确认区块链存证的法律效力。
阿里叶智飞:谈互联网知识产权保护创新机制
未来世界经济的腾飞是属于中国人的,是属于中国商品的,也是属于中国电子商务的。
千亿级反盗版风口来了,互联网+法律迎来颠覆式创新
“当3月23日,今日头条推出针对头条号创作者的维权赔付功能时,我并没有多少激动,只是默默的完成了功能申请,然后就不理它了。”一位内容作者如是表述自己的使用体验:“一个月里,打开过原创保护界面多次,也偶尔查看下有哪些疑似盗版的账号或平台,但维权真心没打算去做。”
知识付费时代来临:内容制造如何成为新的互联网生意?
“当一种互联网软件以趋近于零的生产成本和同样趋近于零的流通成本抵达海量用户的时候,它的价格自然也可以趋近于零。” 2009年,美国互联网杂志《连线》总编克里斯.安德森在《免费》一书中详细讲述了互联网的免费。然而,随着流量红利殆尽,软件免费时代的商业模式进入增长瓶颈,许多创业公司以及各大互联网平台开始不断尝试用户的精细化运营,探索向用户付费模式转型。尤其在进入2016年以来,关于知识内容付费的产品和话题开始?
知识付费时代来临:内容生产如何成为新的互联网生意?
过去一年,传统软件和工具产品的边界正在消失,各大互联网公司纷纷涉足内容(娱乐、新闻、知识和生活等方面)的生产和运营,在移动互联网流量红利殆尽的压力下,争夺用户未来的停留时长和消费场景。而走在行业最前沿的,则是分答、知乎、逻辑思维等开始贩卖内容的创业公司,看上去,知识付费时代真的已经来临?
如何在互联网的海量信息中学到自己的知识?
老王说起来也算是个奇葩了,06年大学毕业,进了当时还名不见经传的华为,半年后进入华为海外部,派往非洲,一待四年。四年间几乎跑遍了非洲大陆,工作也是从华为被挖到了中兴,又被挖回了华为,我们听起来非常遥远的商业间谍,在那片神奇的大陆上到处都是,你掌握了一些内部资料,甚至就是下一批要被派过来的人员名单,凭此你就会被双薪挖到对手公司,老王被挖来挖去,从刚进华为的月薪四千五,第四年的时候居然也混到了年薪50万,
如何建立互联网运营知识体系?21张PPT从工具到书单全方位讲解
互联网的普及,让我们可以轻易的获取到关于运营的各种知识。关于运营的课程、问答、公众号文章、书籍,每个人都看过太多,但是提及运营或者是在工作中遇到了具体的问题时,仍旧没有办法用我们所看到的这些 “道理” 来解决我们的问题。以至于发出,“看过很多道理,却依旧不懂运营” 这样的感叹。
互联网新错误代码:HTTP 状态码“451”代表存在法律问题
互联网工程指导委员会(IESG)日前批准了一种新的HTTP错误代码“451”,用来代表“因法律原因而被官方审查”的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