OpenAI与Stripe达成合作 将ChatGPT和Dall-E等生成式AI产品商业化
美国人工智能研究公司OpenAI已与支付公司Stripe达成合作,将其生成式人工智能产品ChatGPT和Dall-E货币化。这两家公司的合作是双向的。OpenAI负责产品和合作的副总裁彼得�韦林德表示:“除了支付外,Stripe还将帮助我们解决从循环计费、税务合规到财务运作自动化的所有问题。
唱吧金币购买功能悄然上线 加速提升产品商业化
近日,唱吧主页正式上线充值购买金币业务,用户可通过手机话费、支付宝、神州行充值卡等方式进行充值。用以购买虚拟鲜花,给喜欢的歌手献花,这意味着唱吧正在加速商业化。
Kimi 试水商业化,年轻产品如何长期主义?
我一直有个观点,即AI只是技术,并不存在特定的产品,只要用了AI就能成立的。AI产品包括了是否洞察了用户需求、是否发挥了技术优势,也包括怎样与用户沟通。
微信搜一搜产品运营总监梁泽锋:商业化目前不是搜一搜紧迫的目标
9月10日微信对话框上线了搜一搜功能,用户在对话过程中遇到知识盲区,可以长按聊天气泡,在菜单中点击“搜一搜”,部分品牌和服务也能通过这种方式直接触达。在当天晚间举行的腾讯全球数字生态大会微信专场上,微信搜一搜产品运营总监梁泽锋介绍,从今年年初微信公开课PRO上首次亮相至今,微信搜一搜已完成多次迭代升级,帮助用户快捷触达各类信息和服务的同时,也帮助品牌在微信生态内精细化运?
微博发布全新广告产品 完善商业化布局
新浪科技讯4月17日下午消息,微博今日在北京召开主题为“微力十足,新飞扬”2015微博商业产品推介会。会议上,微博宣布升级信息流广告体系,将粉丝通、粉丝头条、微博精选、品牌速递等广告产品,面向品牌企业、中小企业及个人用户全面开放;与此同时,
加速商业化,移动社交产品的五大盈利方向
移动社交产品的商业潜力在各家的努力探索下正逐步释放,而2015年很可能是检验各大移动社交产品商业化成果的关键一年。
新浪微博将推品牌信息流广告 继粉丝通之后再推商业化产品
新浪微博商业产品部总经理程昱今日透露,微博即将在第二季度推出一款商业化产品——品牌信息流,这成为继推出粉丝通之后微博的又一重要商业化举措。
解答职业社交产品五大疑问 产品形态应去商业化
职业社交在国内始终没有达到期望中的爆发点。本文作者李红涛在职业社交产品领域工作三年,本文作为他的思考总结,对职业社交产品的切入点和产品形态提供了相应分析。
漫谈互联网产品商业需求文档(BRD)的设计(2)
前篇中我们谈到决策的角色分类有资本型、市场型、研发型、战略型,我们现在就针对这几个角色,定义出BRD报告的要点。
漫谈互联网产品商业需求文档(BRD)的设计(1)
BRD是英文”Business Requirement Document“的缩写,根据英文直译过来就是”商业需求文档“的意思,指的就是基于商业目标或价值所描述的产品需求内容文档(报告),其核心的用途就是用于产品在投入研发之前,由企业高层作为决策评估的重要依据。
淘宝闪购止咳剧集商业化?
如果要评估当下在播剧集是否是市场认可、平台力荐的重点热门剧集,有一个指标不能忽视,那就是淘宝闪购有没有进行剧集赞助。 翻开从六月底开始的暑期档剧集,《锦绣芳华》《桃花映江山》《以法之名》《扫毒风暴》《樱桃琥珀》《朝雪录》《正当防卫》《深情眼》《华山论剑之九阴真经》《凡人修仙传》《定风波》等四大长视频平台重点排播作品,皆有淘宝闪购的中
罗永浩辟谣离开科技界 称十年内AR眼镜不太可能商业化
在AGI Playground2025大会上,罗永浩现身,并透露自己正全身心投入研发工作,其公司的新产品预计两三个月后就会与大众见面。 罗永浩表示,自己从未真正离开科技界。2020年至2021年期间,他投身卖货领域,这是由于与电商公司签订了合约,即便周末也忙碌不停。
喜马拉雅200亿“打折卖身”腾讯音乐,音频平台“捅不破”商业化天花板?
这场传闻已久的收购终于尘埃落定。 6月10日,腾讯音乐宣布拟收购喜马拉雅,交易对价包括12.6亿美元现金,外加5.1986%的A类普通股,以及为创始股东准备的不超过0.37%的A类普通股激励。以6月10日港股腾讯音乐290亿美元的市值估算,交易总对价约28亿美元,约合200亿,相较于喜马拉雅2021年最高点时50亿美元的估值,相当于打了五六折。考虑到眼下的市场环境,已经算是不坏的结�
B站的最大商业化机会,其实还在AI里
B站在2025年第一季度财报中交出了营收70亿元、GAAP净利润达3.6亿元的成绩单,市场目光也大多聚焦在游戏业务76%的惊人增长上——通过《三国:谋定天下》的强势表现,让投资者看到了这家“慢公司”似乎找到了持续赚钱的方法。 不过,游戏业务起起伏伏这件事对于B站来说早是“习惯”,其曾凭借FGO式吸金神话让市场振奋,后期则逐渐淡化,那么,如果将视线从短期财务数据�
快手第一季度营收326亿元 可灵AI商业化变现收入超过1.5亿元
今日,快手公布了截至3月31日的2025年第一季度财报。财报显示,快手本季度在营收、用户规模、电商业务等多个维度均取得一定进展,同时海外业务也迎来新突破。 从财务数据来看,快手本季度营收达326亿元,与2024年同期的294亿元相比,实现了10.9%的增长。净利润方面,本季度为40亿元,去年同期为41亿元;若按非国际财务报告会计准则计量,调整后的净利润为46亿元,去年同�
腾讯应用宝跨端升级:用户商业化双增长 进一步开放跨端生态
5月26日,腾讯应用宝跨端生态大会在北京举行,宣布全面开放跨端生态。目前应用宝PC端已上架5.2万款App,日活跃用户破千万,商业化广告迎来爆发式增长。腾讯将打通商业化链路、推出开放平台并加大AI能力探索,构建更完善的跨端生态。微软、英特尔、高通等合作伙伴也宣布深化合作,共同推动PC与移动端的融合。数据显示,2024年PC端用户日均使用时长提升至8.6小时,应用宝PC端14日留存率同比增长23%。未来应用宝还将拓展智能眼镜、车载等终端场景,并与韩国应用商店ONE store合作开拓海外市场。
乘势AI浪潮,国通星驿发布AI创新产品矩阵,汇聚生态力量共创数字商业
本次大会创新参会模式,不仅在内场展示数字商业成果及创新产品矩阵,还联合闽越水镇内的高质量商户打造户外数字商业体验景区,沉浸式体验数字支付创新服务、智慧场景AI新品及数字营销趣味活动,让参会嘉宾全面体验数字商业生态魅力。线上直播同步开启,超万人在线观看,远程参会,一同见证这场数字商业盛会。
OpenAI继续商业化狂飙:要靠Agent 5年赚1750亿美元
5 年,靠Agent赚 1750 亿2025 年被称为agent元年,而OpenAI希望在这一年把agent做成自己的摇钱树。今年以来,OpenAI发布了两款基于ChatGPT的AI Agent,一是可以代替用户操作浏览器,自主执行任务的Operator;二是可以辅助做深入研究,生成专业研究报告的Deep Research。开春后,迎合市场主流趋势,OpenAI继续在模型推理和开源两侧发力,以期在竞争白热化的AI领域展现技术实力,但agent已成�
为什么说广告是AI大模型公司最现实的商业化选择?
从ChatGPT开启订阅模式开始,业界似乎默认大模型公司的C端商业化道路就是一条——订阅制。原因似乎也说得通——推理是有成本的。在经过谷歌、Perplexity等公司的实践,OpenAI、腾讯的跃跃欲试之后,广告大概率会成为更多大模型公司商业化的现实选择。
中科院院士欧阳明高:预计L4级全自动驾驶2030年规模商业化
快科技3月29日消息,在今日举办的中国电动汽车百人会论坛2025上,中国电动汽车百人会副理事长、中国科学院院士欧阳明高发表了演讲。他预测,2030年,基于先进的端到端大模型的L4级全自动驾驶乘用车在中高级乘用车规模商业化。欧阳明高深入剖析,多模态大模型作为端到端算法的核心支撑,将为高阶自动驾驶技术注入强大动力。然而,他也指出,确保大模型的安全性与可靠性,仍是当前亟待攻克的关键课题。他同时指出,L3自动驾驶需要尽快解决相关法律法规问题,L4级自动驾驶需要积累经验循序渐进,暂时不宜提全民自动驾驶。据了解,L4级无人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