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0个儿童网站个案分析及设计特点总结
整体感受由高亮度,低饱和度的黄色和绿色色彩营造出柔和温馨的气氛,重要信息部分用饱和度较高一些的绿色和红色跳出。而背景中随机大小的圆形叠加增加梦幻、可爱的氛围。其余的设计元素,例如云朵般的曲线边缘、logo和导航的针脚线、导航条背景的大头针、宝宝日记的贴纸、宝宝照片吊牌、以及文字标题的手写字体都围绕着整个设计风格来运用,营造出整体温馨的气氛。
儿童网站的web注册表单设计体验
儿童网站是一个特殊的网站类型,设计儿童网站是具有挑战的,因为你要了解儿童的心理活动与习惯。当然一般来说设计师都是成年人。
关于儿童网站的web注册表单设计体验
儿童网站是一个特殊的网站类型,设计儿童网站是具有挑战的,因为你要了解儿童的心理活动与习惯。当然一般来说设计师都是成年人。所以本文我们将讨论下怎样设计儿童网站web注册页面(以儿童为中心做体验设计)。
英国禁止儿童网站和游戏推博彩广告,球星、网红均受到影响
根据英国广告标准局发布的公告显示,英国从 4 月 1 日开始将禁止儿童友好型网站和视频游戏运营博彩广告。博彩公司将被禁止在社交媒体和网络上,推出定位于不满 18 岁人群的广告。
英国禁止儿童网站和游戏推赌博广告 网红也受影响
英国将禁止儿童友好型网站和视频游戏运营赌博广告,此举可能将影响到应用程序开发商、足球明星和一些有影响力的社交媒体。
儿童网站贝瓦网获启明创投千万美元投资
据贝瓦网创始人兼CEO杨威透露,该公司近日获得启明创投近千万美元投资,此轮融资将主要用于产品与内容研发。
儿童网站奥比岛获红杉资本超3000万人民币投资
搜狐IT获悉,儿童网站奥比岛获得由红杉资本中国基金投资的首轮风险投资基金。而有业内人士披露,奥比岛此轮融资的金额超过3000万元人民币。
儿童网站真有那么大的市场吗?
美国网站一直是中国网络行业的楷模,当年搜狐模仿yahoo,百度模仿google,都取得了一定的成功。但我们看看美国的儿童网站,好像他们的战绩都不怎么样。
互联网投资的下一个泡沫项目:儿童网站
直到现在,美国人还沉浸在MySpace、Facebook及“第二人生”所取得的成功中。但在赢得媒体高度关注后,这些网站开始遭遇广告的逆袭和用户的背离等瓶颈。相比之下,加拿大人似乎更聪明。他们不去争夺竞争已经十分激烈的成人市场,而是将社交网站及虚拟社区的成功拓展到了
美国正流行和即将流行的儿童网站
在成人世界发现企鹅俱乐部之前,它只是一个小小的Flash游戏,在Miniclip(一个小游戏的集成网站)上放了一年,给人免费玩,完全靠孩子间的口耳相传,发展成今天这样庞大的网络社区。只两年时间,注册用户增加到1200万。
迪斯尼3.5亿美元收购儿童网站
北京时间8月2日消息,据国外媒体报道,迪斯尼周三表示,已出资3.5亿美元收购一家名为企鹅俱乐部(Club Penguin)的儿童网站。虽然该网站创建还不到两年时间,但已吸引大量美国儿童用户。 企鹅俱乐部主要用户群为6~14岁儿童,并向他们提供了一系列游戏和聊天工具。
儿童网红图鉴:爆红背后,可能是写不完的作业
“给叔叔阿姨唱首歌吧。”80、 90 后的记忆里,在大人聚会上听到这句话总令人“虎躯一震”。但时代变了,社交网络大行其道,短视频兴起,如今是孩子们踏进秀场,给屏幕另一头的叔叔阿姨们表演个节目。
腾讯发布DN.A农村支教计划:提升留守儿童网络素养
今天,腾讯“DN.A(Digital Natives Action)计划”正式发布网络素养支教方案,将联合高校、专家和第三方公益组织或其它教育机构,专门针对农村地区的未成年人探索网络素养教育的不同模式。
中国儿童网络安全报告:5成孩子不加父母微信
近日,国内首份儿童网络安全研究报告出炉,由广州市少年宫牵头,联合全国18个主要城市青少年宫共同编写,对20000多名3—14岁儿童及其家长进行了调研。
儿童网民增加 细分行业市场成企业发展重要动力
根据艾瑞网数据表明,到2015年,美国儿童网民将增至2570万,占儿童总人数的49.0%——每两个儿童中就有一个使用互联网。
腾讯招募小朋友体验新产品 儿童网游将问世
据关注腾讯产品的博客酷口报道,腾讯近日GCS发布了一个调查问卷,招募深圳小朋友体验新产品。
腾讯上半年将推出儿童网游产品 暗指摩尔庄园
2月5日,腾讯互动娱乐业务执行副总裁任宇昕今日披露,腾讯公司将于今年上半年推出一款专门针对儿童的网络游戏娱乐产品。
美网络老色鬼锒铛入狱 少年儿童网上安全堪忧
一位美国马里兰州Adelphi居民,52岁的色老头Michael Speelman为了引诱一位15岁少女网友给他发送淫秽自拍照片,居然不惜假扮成一名十几岁的女同性恋者
走进花儿世界:丰富多彩的儿童网络世界
随着电脑和网络的普及,小朋友“触网”的年龄越来越早,上网的时间也越来越长。那么应该如何来对待儿童上网的问题?专家认为在互联网时代这种大潮流下,完全限制和完全放任都是不可取的,采取一种较为理性的有限许可的方式对待儿童上网还是比较妥善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