西雅图初创公司PreemptiveAI获640万美元资金,用智能手机和可穿戴设备数据构建AI医疗模型
西雅图初创公司PreemptiveAI最近宣布成功融资640万美元,该公司致力于构建最具预测性的大型医疗模型。这家公司总部位于西雅图,孵化于AI2孵化器,通过利用智能手机和可穿戴设备的生物医学信号,计划开发AI软件,用于预测健康结果。PreemptiveAI的成功融资显示出人工智能在医疗领域的巨大潜力,将为未来的健康预测和监测提供更先进的解决方案。
华为回应“入局医疗领域”:只做与医疗设备连接的可穿戴设备
针对“入局医疗器械行业”一事,华为方面回应称,华为只是做智能可穿戴设备,与医疗设备连接;在此基础上,未来可能会和合作伙伴一起提供健康医疗辅助解决方案,华为不可能做纯粹的医疗设备。
关于医疗,我们需要什么样的可穿戴设备
最近微信朋友圈流行一种“行走的力量”的刷屏模式,朋友间相互刷每天的运动步数排行榜,刷存在感。没事走两步,走走更健康。这不是貌似又要爆火的APP应用,只是微信新推出的“微信...
新西兰初创公司 Alimetry 融资 1800 万美元,推出可穿戴设备助力胃部疾病诊断
尽管肠胃健康可能不是话题之王,但让我们不得不面对的是,约每十个人中就有一位经常遭受恶心、腹胀或腹痛等胃部症状的困扰。要找出这些胃部不适的真正原因,往往需要借助一些麻烦的侵入性检查。”此外,AGAVentures、IcehouseVentures和OlympusInnovationVentures等投资者也参与了Alimetry的A2轮融资。
小米公布新发明专利:可穿戴设备可提示你被偷拍
快科技1月29日消息,企查查APP显示,近日,北京小米移动软件有限公司防窥提示方法、装置、电子设备及存储介质专利公开。企查查专利摘要显示,该方法包括:通过设置于可穿戴设备上的摄像装置,获取环境图像数据,在确定环境图像数据中存在拍摄设备的情况下,确定拍摄设备的拍摄角度。在根据拍摄角度确定用户处于拍摄设备的拍摄范围内的情况下,通过可穿戴设备进行防窥提示。从而使用户可以通过可穿戴设备在确定所处环境中有拍摄设备正在窥探用户隐私时,进行防窥提示,有效的保护了用户隐私,避免隐私泄露带来的安全问题。根据专利,要实现
分析师暗示苹果2024年重点将是可穿戴设备而非iPhone
一位长期关注苹果的分析师暗示,苹果2024年的重点将是可穿戴设备非iPhone。15年来,iPhone一直是苹果的主要重点。苹果还计划对AirPodsMax进行改进,用USB-C取代Lightning充电器,并推出新的颜色选择,旨在重振人们对这款产品的兴趣。
无屏幕人工智能可穿戴设备 Humane AI Pin 的四大功能:旨在取代智能手机
HumaneAIPin于上周四正式亮相,向公众展示了这款无屏幕AI可穿戴设备的更多细节,该设备旨在取代智能手机。Humane由前苹果员工ImranChaudhri和BethanyBongiorno领导,直到本周一直保持隐秘状态,使AIPin成为计算未来的热点话题。Humane将于11月16日开始接受AIPin的订单,并计划在2024年初开始发货。
Humane 正式推出 AI Pin:一款由 OpenAI GPT-4 驱动的人工智能可穿戴设备
Humane公司于当地时间周四揭开了其首款设备——AIPin的神秘面纱,这标志着人工智能驱动的未来设备可能是什么样子的揭示。图片来自Humane昨天,媒体提前披露了该设备的细节,AIPin是一款售价699美元的穿戴设备,由一个方形设备和一个可磁性附着于衣物或其他表面的电池组成。在这方面还有很多工作要做,但Humane显然已经准备好开始了。
支付宝联合华为推进可穿戴设备的「支付芯」安全支付方案
9月7日,在2023Inclusion·外滩大会上,支付宝联合华为穿戴宣布合作推进可穿戴设备的「支付芯」安全支付方案,共同致力于提升可穿戴设备在用于支付时的高安全性。作为双方联合项目,在外滩大会的支付宝展台上,一并展出了「心跳核身技术」、「手表碰一碰标签支付」等联合方案。支付宝与华为穿戴还将共同推进未来物联网可穿戴设备的行业规范,进一步在技术上与规范上增强行业发展动能。
工程师利用GPT-4,实现对 AI 可穿戴设备进行编程
Project+Ring+是一款腕戴式小型计算机,它使用+AI+实时分析环境,并进行文本描述,再通过+ChatGPT+对环境进行评估。这款可穿戴设备结合了语言和图像模型,以提供人与+AI+之间更流畅的交互体验。它还强调了人工智能增强人机交互和提供体验世界的新方式的可能性。
IDC 预计 2023 年全球可穿戴设备出货量预计将出现反弹
据市场调查机构+IDC+在最新报告中指出,全球可穿戴设备在+2022+年首次出现萎缩后,预计在+2023+年将会复苏和反弹。2023+年全年可穿戴设备的出货量将达到+4.+427+亿台,同比增长+6.3%。「尽管如此,智能手表领域内的价格对立,高端推出的专业/超强型号,低端的旧型号或价值品牌的新智能手表,正在侵蚀市场中间的选择。
2022年Q4全球可穿戴设备出货量降至约1.4亿台 同比下降18.9%
据IDC发布的最新报告显示,2022年第四季度全球可穿戴设备出货量同比下降了18.9%,降至约1.4亿台。在严峻的宏观经济形势下,2022年全年出货量与2021年相比下降了7.7%。最大的可穿戴设备类别——耳戴式设备同比下降了近10%第三大类别——手腕穿戴类设备的出货量也因智能手表的竞争持续下降。
世界首款护嗓可穿戴设备问世:仅邮票大小
一些职业人员,比如教师、主持人、播音员、歌手等,因为经常使用嗓子,可能会饱受疾病带来的困扰,严重时甚至会葬送职业生涯,那么该如何帮助他们保护嗓子?美国西北大学研究人员开发了一种智能可穿戴设备,可持续跟踪人们使用语音的次数,在声音疲劳和潜在伤害出现之前发出警示,这同时是世界首款针对声音疲劳的可穿戴设备。对于许多靠声音吃饭”的人来言,这种最新的设备和配套算法意义重大,同时,它还可帮助医生远程持续监测语音障碍患者,造福病患,助力全球医学的进步。
苹果可能会在可穿戴设备成立10周年之际推出Apple Watch X
苹果早在2017年就推出了iPhone X,以庆祝iPhone问世十周年。苹果可能会推出Apple Watch X不是Series 9,一份新报告声称。请在评论中告诉我们。
研究:到2023年底全球投入使用可穿戴设备将超过10亿台
新研究发现,2019年全球有超过7.22亿个健康可穿戴设备在使用。该研究预计,到2023年底,全球将有超过10亿个可穿戴设备投入使用。可穿戴领域的风险投资在2021年升至220亿美元以上,然后在2022年降至约210亿美元。
印度或推出可穿戴设备通用充电标准:覆盖智能手环、手表、无线耳机等
目前市场上存在一些被大量设备使用的充电解决方案,如 Qi 无线充电。几乎所有具有无线充电功能的智能手机都支持 Qi 标准,而且市场上已经有很多 Qi 无线充电器。而包括苹果和三星在内的大多数品牌都为其智能手表提供专有的无线充电解决方案。如果印度通过了可穿戴设备通用充电解决方案的法规,这些品牌或将不得不放弃其专有的充电解决方案,并采用印度推出的方案。这对品牌商来说将迈出一大步,而且需要从根本上改变产品设计。
小米可穿戴设备专利曝光:可通过人体走动为耳机充电
凤凰网科技讯 12月20日消息,天眼查App显示,12月20日,北京小米移动软件有限公司申请的“一体化可穿戴设备”专利获授权。该一体化可穿戴设备包括:蓝牙耳机、眼镜和充电组件,眼镜包括镜架及位于镜架内部的充电组件。通过眼镜中的压电材料受压发电的原理,将人体走动带动内置滚珠滚动的机械能转为电能,从为可充电电池充电,有效实现内置可充电电池的自充电,并通过带有磁吸式接口的第一导线连接眼镜镜架和蓝牙耳机,实现眼镜内的可充电电池给蓝牙耳机充电,从避免蓝牙耳机出现突然欠电无法使用的情况,有效地提升了用户的产品体验感。
IDC:2022年第三季度中国可穿戴设备市场出货量同比下降8.4%
据根据IDC《中国可穿戴设备市场季度跟踪报告,2022年第三季度》,2022年第三季度中国可穿戴设备市场出货量为3,229万台,同比下降8.4%。耳戴设备市场2022年第三季度出货量1,753万台,同比下滑12.1%。IDC预计,2023年成人智能手表将呈现恢复性增长,出货量将增长3.5%,市场挑战和机会并存。
IDC:2022Q3中国可穿戴设备市场出货量为3229万台 同比下降8.4%
耳戴设备市场2022年第三季度出货量1753万台,同比下滑12.1%。真无线耳机出货量1365万台,同比下降11.8%。整体蓝牙耳机市场的智能化进程逐渐加快。随着上游方案成熟性进一步提升以及价格竞争日益激烈,真无线耳机在主动降噪功能上进一步下探。然而对市场需求拉动的边际效应呈现递减趋势。
华为可穿戴设备专利获授权,可测呼出气体成分
企查查APP显示,近日,华为技术有限公司申请的“具有血压以及气体检测功能的可穿戴设备”专利获授权。 企查查专利摘要显示,本申请属于健康检测技术领域,该可穿戴设备包括设备本体、气腔、气囊、气压计、气体传感器、微泵和处理器,其中:气腔、气囊、气压计和处理器均位于设备本体内,气体传感器和微泵均位于气腔中;设备本体上具有通气口,通气口与气腔之间、气腔与气囊之间,以及气囊与气压计之间分别通过气道连接;通气口与气腔之间的气道上安装有进气阀门,气腔与气囊之间的气道上安装有气囊阀门;该可穿戴设备通过气压计进行血压测量,通过气体传感器进行气体成分测量。 可见该可穿戴设备具有较多的使用功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