格力首款5G手机入网,配置为骁龙765G处理器
近日在工信部网站上出现了格力首款5G手机,这款手机的配置包括6. 81 英寸LCD挖孔屏,搭载骁龙765G处理器,后置四摄及电容式指纹识别模块,4850mAh电池,机身厚9.3mm,预计会在近期正式发布。
格力手机卖16部是怎么回事 具体是什么配置
格力手机卖出16部,这款手机的配置是什么样的呢,不少网友十分想知道格力手机卖出16部具体的配置,下面我们来一起看下。
超强配置!格力手机2代京东开卖 3599元
去年6月份,格力悄然推出了格力手机二代,其配置相比一代产品有了明显提升,并于7月份登陆格力官方商城开卖。
格力全新手机完全曝光!配置缩水严重...
日前,我们在工信部发现了格力一款全新手机的身影,其型号为G0245D,配置相比2代来说没有任何提升,甚至还有缩水的地方。
3599元!格力手机二代公开发售 配置牛
虽然早在6月初,格力手机2代就号称开卖了,但不少用户并不知道它在哪里开卖。而且董明珠似乎还在公开场合号称,格力手机其实是供不应求的。
甚是突然!格力手机2代发布:配置彪悍 3300元
让人没想到的是,格力手机第二代就这么悄无声息的发布了,
惊呆!格力手机2售价配置曝光:完爆iPhone 6s
随着骁龙820量产,已经有越来越多的智能手机宣布将采用这款旗舰处理器了。今天,高通中国宣布,LG将在2月21日发布骁龙820新机,跟据此前曝光的消息,该机应该就是LG G5。
格力手机增强版亮相工信部 配置还是让人捉急
小编点评:好吧,格力手机又学会了一招——刷存在感!但这鸡肋的配置,真的很不够看啊。格力手机和董明珠,关于他们的内容一度是今年科技圈里头最火热话题。由董小姐一手打造的格力手机先是以3年不用换,要卖5000万台等豪言吸引了大家的注意。但到了...
1599元!格力手机线上开卖:配置亮瞎了
凭借董明珠的“语出惊人”,格力手机获得了相当不错的关注度,但对于大多数网友来说,更多的是看热闹,真正有购买意愿的恐怕少之又少。而且直到近期,格力手机依然没有公开销售渠道。如果您不差钱,抱着好奇的态度想亲身体验一下格力手机的“魅力”,现在,机会来了。
每日汇:格力手机开机照曝光 红米Note 2配置敲定
格力一姐董明珠凭借与雷军对赌,“清场烂品牌”等事件人气直升,然后又接着曝光了自家的格力手机,想不让人关注都难。
格力手机开卖!这配置真是醉了
格力电器董事长董明珠今天透露,格力手机已经投放市场开始销售,但具体价格未公布。
格力手机曝光 配置竟与老人手机相当!
4月2日,一直被传得沸沸扬扬的格力手机真容终于曝光了,董明珠号称能让用户“三年不用换机”的手机,到底怎么样呢?
这配置用3年 格力手机登陆工信部
昨天,格力手机正式登入工信部入网许可网站上,将采用5寸720p屏幕,搭载1.2GHz高通四核处理器,1GB内存+8GB机身存储(最大支持32GB扩展),提供200万像素前置+800万像素后置摄像头,运行Android 4.4.4系统,电池容量暂时未知。
格力手机通过工信部备案 完整配置首度曝光
格力手机通过工信部备案 完整配置首度曝光 格力电器董事长董明珠此前接受腾讯科技专访时,首次透露格力手机半年内将上市,其中会有定位特别高端的手机产品。
这就是格力手机!配置也是醉了
传闻了许久,格力手机如今已经正式出现在工信部入网许可网站上,型号为G0111。从照片上来看,外观与之前曝光的谍照一致。
董明珠回应推出大松5G手机:坚持自主研发,从不认为格力手机失败
然在手机市场并未争得一席之地,但格力依然没有放弃它的手机梦。12月7日,格力新一代手机大松5G手机正式在格力董明珠店开卖,该机搭载骁龙765G双模5G芯片,售价2699元起。
格力首款5G手机开售 两天只卖出75台
12月7日,格力大松5G手机正式在格力董明珠店开卖。据官方数据显示,截至目前,格力大松5G手机一共售出75部。
格力首款5G手机悄然上架 搭载骁龙765G,售价2699元起
虽然格力”跨界“做手机并未掀起多大浪花,即使推出了几代手机,销量都十分惨淡,但如董明珠所言,格力一直没有放弃。近日,有网友发现格力悄悄在自己的格力商城上架了首款5G手机“大松”。从商品详情页了解到,这款手机内置了6.81英寸打孔屏(分辨率为1080×2400),搭载的是骁龙765G处理器,支持双模5G,采用VC液冷散热,内置5000mAh电池,后置指纹设计,最高支持8GB+256GB内存。相机方面,?
格力上架大松5G手机
近日,格力在格力商城悄然上架了大松5G手机。据悉,TOSOT大松是珠海格力电器股份有限公司旗下的专营品牌之一,主营生活电器。
格力获手机外观设计专利授权 AI感知器可检测摔倒
相比于格力空调,格力手机的销量表现并不突出,但似乎格力仍没有放弃手机业务的意思。日前,格力公布了一项手机外观设计专利,名为“带有感知器图形用户界面的手机(AI)”。该专利于 2020 年 2 月申请,申请号为CN202030054201.6,目前已获得授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