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工智能发现了维基百科忽视的4万名杰出科学家
AI机器学习目前正用于扫描科学研究和新闻报道,以识别维基百科上没有特色的杰出科学家。这些科学家中的许多人都是女性,他们的遗漏在世界上最受欢迎的百科全书中尤为重要,其中82%的传记都是关于男性的。
科学家想将冰块制成的机器人送向太空,还能自我修复
说起机器人已经不是什么新鲜的事情了,不过你听说过用冰块制成的机器人吗?宾夕法尼亚大学的研究人员,想用冰制造机器人并将其送入太空。他们会如此突然奇想的原因是,太空温度很低,并且缺乏建筑材料,如果冰块可以做成机器人,一旦零件坏了,就很容易自我修复。
移民火星不是梦?科学家研究用火星上的盐水生产氧气和燃料
美国国家航空航天局(NASA)计划在2024年之前将一名宇航员送上月球,然后可能在2030年前往火星。在未来的某一天,人类或将在月球和火星上建立永久的载人基地,与最初短期访问不同,永久基地意味着必须在尽可能能够自主供应一些必须品。
无处不在!科学家在未出生婴儿的胎盘中发现了微塑料
微塑料”这个词越来越经常被提及,而现在更让人担忧的是,有研究人员首次在未出生婴儿的胎盘中出现了微塑料颗粒。虽然微塑料对人体健康的影响尚不清楚,但科学家们表示,它们可能携带会对胎儿造成长期损害或破坏胎儿正在发育的免疫系统的化学物质。
科学家利用新的冷喷3D打印工艺制作医疗器械用零件
由康奈尔大学的科学家领导的研究人员开发了一种新的3D打印技术,利用一种独特的工艺,以超音速将粉末颗粒粉碎在一起,制造出蜂窝状的金属材料。该技术被称为"冷喷",它能创造出一种机械坚固且多孔的结构,比用传统制造工艺制造的类似材料强40%。这种结构的小尺寸和多孔性使其非常适合制造生物医学部件,比如替换关节。
今日头条上线科普视频《科学家请回答2020》 连线对话诺奖得主
近日,今日头条上线了科普视频系列《科学家请回答2020》,邀请头条科普创作者对谈诺贝尔奖得主。据了解,该系列视频由今日头条科学频道联合世界顶尖科学家协会推出,参加录制的科学家包括2010年,2014以及2020年的诺贝尔奖得主德烈·盖姆、斯特凡·黑尔、谢普德·多尔曼以及阿里姆·路易斯·本纳比。
印度新冠死亡率不到2% 科学家:卫生条件差产生更强免疫力
新冠病毒在全球已经感染了4700多万人,其中美国超过950万,印度超过了820万,不过印度的死亡率不到2%。对此科学家解释说,当地卫生条件差,可能导致印度人有更强的免疫力。印度拥有全球1/6的人
科学家捕捉到1600光年外“骷髅星云”:景象迷人
11月2日,据外媒报道,欧洲南方天文台(ESO)通过使用智利帕瑞纳天文台的甚大望远镜(VLT),观察到了“骷髅”星云(NGC 246)一些令人惊叹的细节。据了解,“骷髅星云”
超帝国大厦:科学家发现近500米高的珊瑚礁
120多年过去,科学家第一次在海洋中发现了高度达到1600英尺(488米)的珊瑚礁,这超越了世界著名建筑帝国大厦,几乎和上海环球金融中心(“瓶起子”)一般高了。珊瑚礁的地点位于澳
陨石时速48000公里撞击冰湖!科学家称或将揭示地球生命起源
2017年,一块约6英尺(约1.8米)高的太空陨石以30000mph(约48000千米/小时)的速度进入地球,最终在距离地面20英里(约32千米)的地方碎裂,坠入到美国密歇根州的一个冰湖中。据外媒报道,菲
科学家3D打印出世界上最小的船 厚度只有人类头发的三分之一
据外媒NewAtlas报道,荷兰莱顿大学的研究人员可能创造了世界上最小的船。这个微小的模型只有30微米长,是作为一个项目的一部分进行3D打印的,该项目研究如何制造形状复杂的合成“微型游动物体”。
切尔诺贝利核电站发现了一只机械狗:别担心 科学家放的
核电站事故过去30多年之后,乌克兰的切尔诺贝利地区还还没有恢复正常,依然是各大游戏中恐怖题材的来源之一。不过最近那里的废墟中发现了一直机械狗,美国生产的。这个机械狗就是大名鼎鼎的美
科学家开发旨在加快中风诊断速度的实验性应用
据外媒NewAtlas报道,当有人发生中风时,必须尽快接受医疗护理。虽然目前的诊断程序需要一些时间,但一个实验性的智能手机应用程序可以更快地提供结果。目前,如果急诊室的病人怀疑自己发生了中风,他们要么被送去做CT扫描(这会使他们暴露在潜在的有害电离辐射中),要么他们不得不等待神经科医生来进行测试。
2020世界青年科学家峰会-数字经济·大数据与人工智能高峰研讨会圆满落幕
10 月 17 日下午,“ 2020 世界青年科学家(温州)峰会—数字经济·大数据与人工智能高峰研讨会”在温州大学北校区信息楼报告厅隆重开幕。研讨会由温州大学计算机与人工智能学院承办。共设两个会场,温州大学会场和瑞安市多彩·中德科创园会场。围绕“大数据与人工智能,助力数字经济发展”主题,开展授牌签约、学术报告、项目签约、科技展览等活动。研讨会邀请了包括房建成、刘大响、戚发轫等院士在内的诸多专家学者和知名企业、?
科学家发现人体新器官:将有助于癌症治疗
众所周知,人体内有各种器官,而每个器官的作用也都不一样。随着科技的不断进步,人类对自己的身体也越发了解。据外媒报道,来自荷兰的一个癌症研究小组对人体有了一个新的发现,他们在鼻咽深
小心!科学家发现塑料奶瓶在冲奶过程中会释放上千万个微塑料
“微塑料”是近年才提出来的新概念,指的是直径小于5毫米的塑料碎片和颗粒。实际上,微塑料的粒径范围从几微米到几毫米,是形状多样的非均匀塑料颗粒混合体,肉眼往往难以分辨。与&
搜狗科学百科全新上线:博士团队打造,垂直聚焦专业领域
日益发展的互联网已经成为人们日常生活中获取知识的重要、乃至颇为倚赖的渠道。如今,遇事先查百科成了很多人面对新知识的第一反应。值得注意的是,国内现有的百科虽已在内容上细心的照顾到了知识的广度,却无法满足部分用户对知识专业度的需求。 对于那些希望获得专业知识的用户来说,他们对百科的需求,尤其在科学领域, 已经超越了基本层面上的“知道”,而需要更深层次的“理解”。这些用户渴望通过快捷的查询渠道获得更权威?
120光年外!科学家发现两颗新系外行星:其中还有一颗超级地球
10月20日,据外媒报道,科学家发现了两颗围绕红矮星运行的系外行星,其中包括一颗距地球仅120光年的“超级地球”。报道称,这项发表在《天文与天体物理》上的研究指出,这个两个系外
博士打造的国内最专业百科,搜狗科学百科全新上线
如今,互联网已经成为用户表达和获取信息的媒体平台,百科产品也是用户查询知识的重要渠道之一。时下随着用户对于专业领域,特别是在科学范畴内的知识获取需求增加,单纯满足基本信息的查询需求已不再适用。用户迫切需要一个更加专业的百科,来获取科学知识。 此外,国内百科产品普遍采用“人人可编辑”的模式鼓励大众参与,但在科学领域,受限于专业知识良莠不齐很难产生权威内容。另一方面,词条审核由平台“一言堂”完成,且?
搜狗科学百科上线:博士学历占六成 比知乎更硬核
国内百科产品普遍采用“人人可编辑”的模式鼓励大众参与,但在科学领域,受限于专业知识良莠不齐很难产生权威内容。现在,搜狗正式推出了搜狗科学百科产品。该产品以打造科学领域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