违背硅谷创业逻辑,这家初创公司一样成功
十年前,当我创办一家专门为独立服务专业人士简化日程安排的科技公司时,我被硅谷嘲笑了一番。我不仅被视为创始人原型的对立面,风险投资界还认为我将公司选在蒙大拿州过于偏远,并且无法吸引到顶尖人才。当时,虽然这种反馈是一种谦逊的表达,但我还是决定在博兹曼发展我的公司,因为我认为蒙大拿不是一种负担,而是一种资产。
摆脱硅谷创业套路,MailChimp不拿一分融资却成功创业16年
富有亚特兰大当地特色的创企神话是这样的:你和来自斯坦福大学和哈佛大学的年轻企业家一起工作,然后他们想出一些新奇的想法,决意让餐馆和遛狗等其他行业重新洗牌。
创业启示:马太效应怎样影响创业成功率?
无论是创业还是做天使投资,需要把准创业的时机、找到下一个大风口,需要做到比A轮投资人提前至少半年到一年的时间布局。如果错过了风口,无论团队多优秀,商业模式多完美,成功的可能性也不会太大。
硅谷分享创业成功秘诀:1千万用户以内绝不做任何推广
1千万用户以内绝不做任何推广。做了市场推广就无法判断是产品做得好还是市场推广做得好,如果失败了,你不知道是因为市场推广做得不好还是产品做得差。
硅谷创业圈趋势:失败成光荣,分享你的失败故事
如今,失败经历在一些硅谷创业公司中成为了一种光荣。不论失败的原因是什么,失败成了个人履历上的筹码,网上发表的失败回顾文章则是名片。
35岁的“老人”在硅谷还能创业成功吗?
35岁的“老人”在硅谷还能创业成功吗? 年轻人在硅谷获得很大的成功是小概率事件,但是现在外界却总是认为那是常态。
周鸿祎:硅谷创业者的启示
我出差去美国,去的大多数是硅谷,纽约去的很少。去硅谷一般是接触两方面的人:一个是VC,一个是创业者。国外的VC们跟我谈得来,因为我也是创业者,说话直接,不绕弯子,除去语言不像海归们那么流利,他们觉得我反而更像硅谷的人,从思维模式上讲是这样。
硅谷创业故事:Dealmoon爱打折 接微博开拓市场
Dealmoon是美国最大的中英双语折扣信息网站,今年36岁的创始人兼CEO沈路(Robert Shen)是道地的北京小伙,毕业于北京邮电大学的电子工程系,2000年来美国求学,获得内布拉斯加大学林肯分校的计算机博士学位。毕业之后沈路来到硅谷,在网络解决方案提供商Juniper担任软件工程师。
创业之王卡西迪掘金硅谷:连续四次创业成功
国外媒体今天发表文章,对硅谷“创业之王”麦克·卡西迪(Mike Cassidy)进行了报道。卡西迪成功创立了四家科技公司,目前任职于谷歌,担任产品管理主管。
被哥大开除后,他靠AI作弊神器年入千万!血洗硅谷大厂拿遍offer成功创业
【新智元导读】之前靠AI作弊神器横扫大厂offer的小哥,最近有新后续了:创业成功,月入22.85万美元,走上人生巅峰。大厂的面试官们可是被折腾惨了,直言技术面试已被摧毁!层出不穷的AI作弊手段,简直摧毁了整个技术面试。」他预测,在未来一两年内,编码面试将会有一个「新常态」。
想要创业成功?那么Netflix的这几点经验该学学了
Netflix的联合创始人兼首席执行官Reed Hastings在1997年创立了Netflix。20多年过去了,Netflix击退了许多竞争对手的挑战,从一家提供定制DVD、蓝光光碟在线出租业务的公司发展成如今强大的流媒体公司。那么,创业公司能从它的成功经验中学到什么呢?
我有个穷人朋友创业成功了
杨同学,1991年出生在陕西省的某个犄角旮旯。对,就是那个一提起来都是窑洞、黄沙飞舞的大西北,丝毫让人联想不起来繁华璀璨的大西安。以前我也问过他家是否住在窑洞里面的问题,他的答案是爷爷奶奶还住在那里。
失败率远高于平均水平,硅谷创业的血泪深坑
硅谷是无数创业者向往的梦想之地。Google、Facebook、Apple……这里有一流的企业,聚集了一流的人才,也有一流的平台和资源。同时,这里还有着高密度的资本支持:根据普华永道和CB Insights联合发布的数据,2018年湾区(包括旧金山地区和硅谷地区)总共获得了全美46%的风险投资,从这一片狭小的地带引领着全美的创投风潮。
真格基金合伙人戴雨森:什么样的“老司机”创业成功率更高?
在职人社三周年活动上,真格基金合伙人戴雨森以“创业老司机”和资深投资人的身份,分享了创业者应该具备的基本素质、搭建创业团队的要素,以及他对创业大趋势的分析。
那些你不知道的马云经历,创业成功不是偶然
在大学的时候,风华正茂,意气风发,上课期间,老师放了一份马云在《赢在中国》评论的视频,讲的是他的创业经历,从大学学英语牛逼开始。在大学期间获得的荣誉:凭借出色的英语稳坐外语系前五名。之后当选学生会主席,后来还担任了两届杭州市学联主席。
独角兽时代:人们对于创业成功的概念扭曲了
独角兽时代扭曲了人们对于创业成功的概念。对十亿美元级别退出事例的大肆追捧导致了如今数字决定成功的现状。单纯从创业几率而言,创建一家企业并以 1 亿美元将其出售,这就已经非常不错了。但在如今的创业大环境下,这样的结果却得不到大家的认可。
硅谷创业也遇到寒冬了 活跃度创下3年最低
根据“彭博美国创业晴雨表”(Bloomberg U.S. Startups Barometer)提供的数据显示,自去年 12 月中旬达到顶峰后,有关美国初创企业的收购案、融资案以及IPO总交易额下滑了37%,这也创下了自 2014 年 4 月以来的最低值。
玩了100局《王者荣耀》之后,我悟出了五条创业成功法则
文/李东楼作为一个以前从来不玩手游的人,春节期间,闲来无事,下载了一款很多朋友在玩的《王者荣耀》。在连续十几天上线,打了100余局,获得50%左右的胜率之后,东楼竟然悟出了五点游戏心得。而将这些心得对照创业,竟然异曲同工之处。第一,要注意创始团队成员搭配。在玩《王者荣耀》时,组建团队时就要考虑团队成员的搭配,团队成员中要有负责远攻的“射手”,也要有近战能力的“坦克”,还有能够让对方法力消失的“法师”,不?
美国VC告诫硅谷创业者:如果想在未来5年打造一家大公司,要做到这点
不仅中国创业公司想要出海,现在,美国的创业公司们也已经把中国看成了一个重要的目的地——这里飞快的发展速度、不断涌现的创新和广阔的市场都成为了吸引美国创业者们前来的理由。
中国互联网创业成功率仅5%,但这几个领域是例外!
2015年中国互联网创业的成功概率只有5%左右,看到这个数据会觉得是非常残酷的市场,但这5%分布一定是不均匀的,在有些行业里成功几率要高一些,在有些行业里成功几率会低一些。两位请从自己专业角度来做一个判断,未来五年之内在哪些领域里面成功几率会远远高于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