雷军回应小米SU7发布会被对比:感谢同行对小米汽车技术的认可
在日前举办的东风日产技术发布会上,官方在介绍东风日产N7的车身扭转刚度时,选择对比友商车型。东风日产选择的车型,分别是小米SU7、保时捷Taycan、奥迪R8和福特猛禽F150。对于两家车企的油耗互动,有网友表示:有被感动到,真是英雄惜英雄”、中国车企接棒十几年前的战神称号,如今真的实现了”。
雷军回应小米被指贴牌没技术:小米一致高度重视制造
快科技12月8日消息,日前,小米CEO雷军发视频回应小米被误解没有工厂、没有技术,被指贴牌。雷军称小米刚开始的模式是轻模式 代工模式的组合,这让大家对小米产生了误解。雷军表示,小米一致高度重视制造,很早就有智能制造部,年初小米第一个大型的工厂正式落成投产,今年三月份落成了第二个工厂小米汽车工厂。他还透露小米的大家电工厂已经开始动土建设了,可�
雷军回应小米没有核心技术 与世界顶级科技公司比还有一段距离
据11月29日报道,小米创始人雷军在第九届校友珞珈论坛上发表演讲,他说,很多人对小米存在很多误区,经常听到有人说,“小米只是个组装商,小米的研发投入低,小米没有自己的核心技术。” 雷军坦言,从全球范围来看,小米跟世界最顶级的几家科技公司相比,还有一段距离。但是,作为一家成立13年的公司,小米在研发方面的投入和能力,是非常不错的。在被认为是小�
雷军回应小米没有核心技术 需要积累和沉淀
11 月 29 日,武汉大学举行了 130 周年校庆,小米创始人雷军在第九届校友珞珈论坛上发表了演讲。在演讲中,雷军回应了外界对小米的质疑,表示小米在5G标准专利中取得了较好的成绩。他指出,尽管5G标准专利是通讯设备厂商的长项,但小米的专利占比已进入全球前十。雷军表示,有很多人对小米存在误解,总是说小米只是一个组装厂,研发投入少且没有核心技术。但事实上�
雷军回应小米没有技术:没点本事,小米根本活不下去
在第20届亚布力论坛上,雷军感慨称小米已经成立了10年,然而小米手机仍被严重误解。雷军总结称目前外界对小米的误解主要有3点:1、小米产品都是中低端产品正如网友所言,以前大家没钱时买了几百块的红米,说小米不好用,等有钱了,花五六千买其他手机然后说确实比小米流畅。这种对比本身就不对等。
雷军回应小米没有技术
在昨日的2020年亚布力论坛上,谈及外界对小米的误解,雷军进行了一一回应。其中,针对“小米产品都是中低端”的误解,雷军表示,十年前我还是一个外行,我一个做软件互联网的人来做制造业,是因为我想用我所掌握的互联网经验来帮助制造业转型升级,帮助把国货做好。现在回想起来当时还是有点无知无畏,干了十年制造业我依然低估了它的难度。自己做国货就是想解决国货被人看不起,国货做不好,质量差、设计差等问题,干了十年,大家
雷军回应小米双11战绩:谢谢大家支持
小米双11战报显示,截至11月11日,全渠道支付额突破290亿元。雷军发文感谢消费者支持。活动期间累计让利20亿元,覆盖手机、数码、家电等全品类产品。手机方面,Redmi K80至尊版起售价降至2399元;小米平板7 Ultra直降500元后5199元起。家电领域,小米电视S Pro 85 Mini LED 2026款与米家冰箱Pro优惠达1600元,米家三区洗衣机Pro最高可省1000元。数据印证小米“手机×AIoT”战略成功,智能家居生态获市场广泛认可。
小米YU7全网首拆上热搜 雷军回应:欢迎同行和专家指点
易车原创节目11月5日发布小米YU7全网首拆视频,官方称对车辆进行了彻底拆解。视频迅速引发关注,小米CEO雷军回应表示认真看完并推荐车主观看,同时欢迎同行和专家指点。视频详细展示了车身结构、电池安全设计、智能驾驶系统等关键部件,易车称YU7在用料、结构、三电、NVH等方面均经得起考验。网友称赞视频制作用心,雷军也肯定其专业性。
雷军回应为何小米还在路测:投入远超平均水平 自己再忙也会亲自测试
小米CEO雷军回应SU7与YU7路测问题,称每款车研发中均进行多轮严格测试,包括冬测(黑河零下30℃)、夏测(吐鲁番50℃)及高原测试(帕米尔5100米)。截至10月底,SU7投入727辆测试车,总里程超1300万公里;YU7投入664辆,总里程超850万公里。雷军强调测试规模、里程远超行业平均水平,符合国家标准才上市。
雷军回应小米手机登顶黄金周销量第一:非常了不起
小米17系列在十一黄金周期间表现抢眼,以21.2%的市场份额力压苹果,登顶中国手机销量榜首。雷军转发博主文章,强调该系列凭借创新、体验和质感获消费者认可。数据显示,小米连续两周蝉联销量冠军,累计销量突破100万台,同期超越上代产品20%。面对苹果新品竞争,小米展现强劲市场实力,凸显其品牌影响力。
跑这么快干嘛 雷军回应小米汽车性能过剩:只有这才能把车做好
小米汽车CEO雷军在秋季发布会后回应外界对车辆性能“过剩”的质疑,强调极限测试是造车基本功,全球车企百年均如此,而中国车企近年才开始重视。他指出小米是国内首家以纽北赛道为主场的车企,专注驾控与底盘等基础能力建设,并推动行业回归机械素质关注。此外,小米带来两大新价值:一是构建“人车家全生态”打破场景壁垒,二是极致追求设计,计划三年内扩展至100种车漆颜色,突破成本与生产限制,体现对颜值的重视。
雷军回应小米召回11.7万辆SU7:将为用户带来更多期待功能
针对小米汽车召回一事,官方正式作出回应。此次召回主要涉及小米SU7标准版,旨在通过汽车远程升级(OTA)技术,为召回范围内的车辆免费升级软件,以进一步提升其辅助驾驶功能的可靠性。 据小米汽车官方介绍,若车辆在本次召回范围内,车主只需将车机版本升级至Xiaomi HyperOS1.10.0,即可完成OTA召回升级。此次升级涵盖了多项关键改进,包括优化辅助驾驶速度控制策略,�
小米YU7磁吸纸巾盒卖169元被指太贵 雷军回应:车规级 成本巨高无比
目前,配套Xiaomi Life车载磁吸纸巾盒已经在小米汽车App商城上架,售价169元。 昨晚,雷军在直播中首次谈到了磁吸纸巾盒定价的问题。他表示,这个纸巾盒网友反馈有点贵,后来自己去看了一下,问了一下同事什么原因。 雷军说,这个纸巾盒设计的时候,材质、制作工艺比较复杂,刚开始过不了车规的测试。后来又改了材质和胶,成本巨高无比。 大家可能不知道,他放的那
雷军回应小米YU7销量爆单:自己看了好几遍销量数据才敢分享
今日晚间,小米董事长雷军开启返场直播,详细介绍了小米YU7的订单、交付情况。 雷军回应YU7的销量火爆:其实在YU7发布前,我是非常担心的,人们都说我凡尔赛,有什么可担心的?我当时在想的有三点。 首先,SUV市场很大但竞争很激烈,ModelY比大家想象的要强大很多,连续多年全球销冠,国内厂商一波又一波冲击却都没能撼动Model Y,小米YU7能做到吗? 其次,YU7是一款不�
雷军回应何小鹏下单小米YU7:我们一定加速生产力争早点交车 祝小鹏G7发布成功
今天小鹏汽车CEO何小鹏发文称,自己也下单了小米YU7。 何小鹏发文称:祝贺小米YU7上周发布取得优秀的成绩,我认为YU7成功核心是产品竞争力强劲,因此也当晚下单了YU7,静候雷总早点给我交付”。 对于这样的联动,雷军也是第一时间回应何小鹏下单小米YU7。 谢谢小鹏支持,我们一定加速生产,力争早点交车。小鹏G7本周四发布,预祝发布会成功!”
雷军回应小米YU7销量能否超越 Model Y :产品力来说 我特别有信心
雷军表示:很多朋友问我:小米YU7有没有机会超过Model Y 在国内的销量? Model Y是行业公认的史诗级神作”,连续多年全球销冠,击败一轮又一轮的挑战者,非常厉害! 但我们依然制定了离谱”的目标:小米YU7 要继续挑战 Model Y!就产品力来说,我特别有信心。至于销量,就看发布后大家的感觉。 据了解,小米YU7将在6月26日(本周四)正式发布。
雷军回应何时造油车:称小米没有计划造油车
今日,纽博格林24小时耐力赛圆满落幕,ROWE Racing车队的98号宝马M4GT3EVO赛车在激烈的竞争中脱颖而出,从第17位发车一路逆袭,最终夺得冠军,为宝马品牌赢得了第21座冠军奖杯。 赛后,小米创始人雷军在微博上转发了这一喜讯,并对宝马表示了热烈祝贺。他写道:“ROWE车队98号BMW M4GT3EVO,从第17位发车,勇夺今年总冠军!BMW M品牌,第21次夺冠!祝贺BMW!”
雷军回应小米SU7 Ultra被《GT赛车》收录:希望未来能看到更多中国汽车
日前,小米与《GT赛车》游戏开发商Polyphony Digital达成合作。 小米SU7 Ultra将被游戏《GT赛车7》收录,这是《GT赛车》游戏史上首款收录的中国品牌汽车。 根据Gran Turismo官网发布的新闻稿,小米CEO雷军表示,小米十分认同山内一典先生的先进理念,即通过技术构建更美好的人类社会,小米也一直在追求通过技术让全球每个人都能享受科技带来的美好生活,双方在此基础上不谋而�
小米YU7路测车惊现海拔4600米青藏高原 雷军回应
最近,有网友在青藏高原发现了小米YU7的路测车,震惊不已。 视频中可以看到,当时位于雄珠拉垭口,海拔4636米,两台小米YU7还贴着伪装,不过车门上直接标注了小米YU7字样。 有博主感慨:我有个疑问,路测的小米车在路上经常遇到,为什么其他厂家的没有?” 对此,雷军转发道:我们坚持做大量路测,就是为了进一步提升产品品质。”
雷军回应:小米为啥能做出3nm旗舰SoC
小米集团今天举办了2025投资者大会,雷军在会上汇报了小米的发展近况。 这次还回应了大家最关心的芯片问题小米为啥能做出3nm旗舰SoC? 他首先强调:做3nm手机SoC,的确非常难。 目前做芯片的公司很多,但3nm旗舰SoC是芯片这个王冠上的明珠,全球目前只有4家,小米是中国大陆第一家。